[回上页]
吴方第7关白衣渡江
赤壁大战期间,诸葛亮离开东吴返回江夏,安排刘备的军马袭取南郡,以为寄身之地。东吴则认为自己与曹操作战、空费军马钱粮,却被刘备占了便宜。周瑜欲起兵攻打刘备,但是因孙权正在合肥与曹军鏖战、需要增援而未能如愿。东吴先设计利用曹操消灭刘备,却被曹操识破。后趁刘备丧偶之际以嫁吴侯之妹为名,欲加害刘备,却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,周瑜也被诸葛亮三气身亡。东吴力量受到削弱,只好暂且作罢。
刘备则利用这个时机先后平定荆襄以南四郡,攻占西川并在成都自立为“汉中王”。曹操闻讯大怒,发兵攻打刘备。孙权趁机诓诈其妹回吴,并与曹操联盟攻打刘备。刘备令荆州守将关羽攻打襄阳以威慑孙曹联盟,关羽则水淹曹操七军,擒斩曹操大将于禁和庞得。
东吴趁关羽攻打樊城而荆州空虚之际,派吕蒙、陆逊率军着白衣伪装成商客去偷袭荆州。荆州守将降吴致使关羽失去援助,孤军败走麦城时被吴军俘获。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219年)十二月,关羽父子被孙权杀害,吴国收复荆襄要地。
吴方第8关火烧连营
东吴白衣渡江奇袭南郡,杀害关羽。其时刘备已于成都称帝,建立蜀国。曹操患中风疾而亡,其子曹丕继位并废除汉献帝而建立魏国,自称魏文帝。
关羽死讯传到成都,刘备欲伐吴报仇而被诸葛亮等人劝止。张飞报仇心切,在做伐吴准备期间因酗酒暴虐部将,遭到部下刺杀身亡,凶手逃往东吴。刘备闻讯便不顾群臣的阻拦,起大军御驾亲征东吴,为两个结义兄弟报仇。
东吴惧怕蜀国的势力而称臣于魏国,欲寻求魏国的援助,而魏国则欲乘机消灭吴国。吴国不得已起用陆逊为大都督引军抗拒蜀军。刘备因报仇心切,不听谋士谏言而犯诸多用兵之忌,于险要之地扎连营七百里。陆逊则避蜀军锐气,待其懈怠而以火攻之,火烧蜀军七百里连营,重创蜀军。刘备等兵败逃往永安。
吴方第9关计赚曹休
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,在追击刘备时被困于诸葛亮入川路上布设的“八阵图”之内,幸得诸葛亮岳父的指引才走出迷阵。时曹丕见吴蜀交兵,便以援吴为名起数十万大军、分三路进逼吴境。陆逊不得不班师回救,抗击魏军。
鄱阳太守周鲂设计诈降魏国,并指出攻击吴国的七个要点,以此诱使魏军深入吴地。魏将曹休在周鲂的引导下引大军直取皖城,却被陆逊以七十余万大军围歼于石亭。魏军损失殆尽,曹休败归洛阳。吴军大获全胜同时也逼退司马懿的另外一路军马。
吴方第10关夺取河北
曹休于石亭大败于陆逊,败归洛阳,不久气忧成疾而死于洛阳。司马懿回军与蜀军战于汉中。
东吴欲趁势削弱魏国实力,乃修书与蜀国言和并相约共伐魏国。诸葛亮再次上表蜀后主刘禅,引军出祁山攻打魏国西部。东吴则拜陆逊为大都督,起大军出徐州而北伐魏国东部。魏军两翼受敌,抵抗不利,连失数城,致使吴军得以蚕食魏国东部疆土,占领北方。
吴方第11关挺进巴蜀
吴军北伐,似一把利剑直切掉魏国半壁江山。是时,蜀国刘备已故,丞相诸葛亮和“五虎大将”均已辞世,后主刘禅昏庸无能。而蜀将姜维仍然统帅蜀军主力在汉中地区与魏军鏖战。陆逊认为蜀国连年征战,损耗巨大,今蜀后主无道,人民嗟怨,且栋梁尽失,无可畏惧,乃上表孙权,建议吴主在魏国东部屯扎军队,大肆虚张声势,同时派遣使者与蜀国修好并准备一只奇兵突袭蜀国,将其一举剿灭。
吴使者回报蜀后主刘禅宠信宦官,大小事体具由宦官把持,大有重蹈汉朝桓灵二帝覆辙之势。孙权闻知大喜,认为蜀国气数已尽,可一鼓而得巴蜀,乃命陆逊为大都督,朱桓为左都督,全琮为右都督,尽起数十万御林军,浩浩荡荡溯江而上,挺进巴蜀直捣成都。
吴方第12关鏖战天府
东吴依陆逊之计蒙蔽蜀国,暗使大军突入蜀境,吴军疾如迅雷、势如破竹,连克蜀地。蜀军猝不及防,接连败退。大都督陆逊乃兵屯涪陵,虎视成都。
却说蜀后主刘禅昏庸无能,不理政事,听信宦官谎报军情。及至吴军兵临城下,方始如梦方醒,一面凭险据守于成都、催报姜维回师救援,一面遣使与魏国休战言和,请魏国攻打吴国。
争奈吴军已然兵临城下,势在必得。陆逊早已探知汉中姜维动静,乃一面分兵奋勇拦截姜维援军,一面催动大军强取成都。奈何后主刘禅天数已尽,可叹先帝刘备空忙一生,即使孔明再世,亦无力挽回残败大局。蜀炎兴元年(公元263年)冬十二月,后主刘禅举国投降,刘氏蜀汉亡于一旦。
[下一页]
【发表及查看评论】【关闭窗口】